您的位置:主页 > 金融·保险 >
全国首例网约车保险索赔案——网约车搭客出事故,保险公司拒赔
时间:2017-04-12
如今通过手机客户端下单叫车已经成为不少人的出行习惯。随着网约车合法地位的明确,在其运作中的保险理赔却成为尴尬难题。
  日前,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对一起财产保险合同纠纷作出一审宣判,支持保险公司拒赔。这是国内首例判决的涉网约车保险合同理赔纠纷案,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去年8月26日,李先生驾驶江苏牌照的小轿车在浦东新区张杨北路庭安路路口,与案外人驾驶的车辆相撞。经浦东交警支队认定,李先生负事故全部责任。
  事故发生前10天,涉案车辆投保了机动车损失险,含不计免赔。保险金额为5.47万元。
  事故发生后,人保上海分公司出具车辆损失情况确认书,认定车辆全损,损失金额为5.47万元。李先生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却遭到拒绝。
  李先生为此起诉,请求判令保险公司在机动车损失险限额内赔付施救费、车辆损失共计5.5万元。
  被告保险公司辩称,原告李先生是在用非营业用汽车从事违法营运活动,已造成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且未尽到通知义务,依据合同条款的约定,不承担赔偿责任。
  被告认为,依据《家庭自用汽车损失保险条款》中相关规定:“利用被保险机动车从事违法活动……保险人均不负责赔偿”;“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机动车改装、加装或从事营业运输等,导致被保险机动车危险程度增加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保险人。否则,被保险机动车危险程度增加而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庭审中,双方主要集中在3个争议焦点:被告是否履行了保险条款的明确告知义务?涉案事故车是否改变了营运性质?原告是否符合《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驾驶员驾龄条件?
  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从事网约车服务的驾驶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取得相应准驾车型机动车驾驶证并具有3年以上驾驶经历等。
  而从原告提供的驾照看,他初次领证日期为2016年1月11日。显然事故发生时,原告并不具有驾龄满3年的驾驶资格。
  为此,浦东法院对被告不予赔付保险金的抗辩,予以采信,因此驳回了原告李先生的诉讼请求。(记者 朱美芳)

保险拒赔网约车并非个案
保险公司普遍不接受运营车个人投保
 “我跑滴滴时撞上了护栏,按程序报保险,保险公司居然拒赔。”3月24日,滴滴车司机孙先生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窘境。
  当晚10时,孙先生驾车送乘客时,一不留神将车撞上护栏。车辆损坏严重,所幸并没造成人员伤亡。孙先生拨打保险公司电话,定损员也来勘验了现场。3月17日,孙先生接到保险公司通知,被告知不能理赔。“原因是我开滴滴,将非营运车辆性质变为经营性质。”
  采访中,记者发现,孙先生的遭遇并非个案。
  《保险法》第52条的规定:“在合同有效期内,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的,被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通知保险人,保险人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并且各保险公司也有自己对车辆属性界定的规定,基本上都限制了私家车变更营运车辆理赔的可能性。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就目前的保险条例来看,凡是改变车辆使用性质的,属于营运行为的私家车,保险公司可以拒绝。“网约车”的界定属于“预约出租客运”,既然是“客运”,那还是属于私家车进行了营运行为,更改了车辆的使用性质。即便目前“网约车”已经合法,但是如果出现交通意外,保险公司依旧可以有理由拒绝赔偿。
  那么,网约车该买什么保险?《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若干规定》从事网约车经营服务的车辆,除符合《办法》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提到,投保营业性交强险、营业性第三者责任险和乘客意外伤害险。
  福州的网约车细则规定,车辆初次注册登记时的实际购置价格及车辆购置税总计不低于15万元,那么就以一辆15万元的车为例,在前一年未出险的情况下,如果按投保交强险、机动车损失险、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50万元、不计免赔率险计算,一辆家用汽车的保费基本上是4000元左右。然而,如果是同样情况下的一辆营运车辆,其保费则要比私家车保费贵不少。
  “基本上会贵一倍左右。”据福州一家出租车公司的林经理称,出租车公司走正规的保险流程,对于营运的同样配置的出租车保费差不多是七八千元,如果“三责”保100万元,保费甚至可以达到9000多元。而营运车辆对于座位、玻璃等损坏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很多司机还会另外附加选择这些险种。
  保险人士称,原则上不接受个人投保,即便是网约车愿意自行购买贵一倍的营运保险,但普遍情况是,花钱往往还“没门”。记者近日联系了多家保险公司,想了解个人是否可以购买营运性质保险,均表示针对个人只进行家庭用车的投保。
  “个人投保,我们原则上确实不接受。”中保财险相关人员直言,网约车只能作为营运车辆,而保险公司目前对网约车个人尚无保险产品。因为营运车辆和私家车的风险不同,在承保的时候收取的保费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司机没有提前告知或者故意隐瞒保险公司本家庭用车已具有营运车辆的性质而按照了私家车的标准进行了投保,那么在理赔的时候就会产生纠纷。
  由于网约车新规刚颁布,人保财险的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表示,未来人保会制定相应办法,有明确的险种和条款,也希望与业内其他公司多多交流,看看有没有新的更好的方式。
  据一位资深从事车险理赔的人员表示,用私家车跑专车,一旦出了交通事故,如果只购买私家车的相关保险,保险公司可拒赔。这是因为私家车运营专车,实际上改变了车辆使用性质,“网约车却以私家车名义缴纳保费,实际上是提高了车辆的风险,危险程度在增加,也变相降低了保费,保险公司有权拒赔该车购买的一切险种。”
  据悉,保监会也曾在官网的风险提示中,将顺风车这样的“拼车”行为列入了不予赔偿的范围。据记者了解,滴滴出行、神州专车等这类大型企业通过其平台集体为旗下网约车进行投保。
  负责滴滴出行公关的管经理向记者确认了这一说法。他表示,根据平台的保障细则,每笔在滴滴平台上产生的订单,平台都为司机和乘客承担上限为120万元的意外安全保障,并可以提供医疗费用的全额垫付,滴滴愿意主动承担驾驶员责任范围内,车险额外的人身损害赔偿部分。
(记者 朱美芳)


上一篇:产险客户满意度继续领先于国内主要同业

热点图片

    >>查看更多
本站搜索:  
最新新闻:
海峡消费网热线电话:87519998   服务qq:181186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