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综合 >
福建农林大学专家团队赴安溪指导荔枝产业发展 2025-07-19 15:25:46  来源:
盛夏时节,泉州市安溪县蓬莱镇鹤前村的百年荔枝园硕果盈枝。7月17日,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邱栋梁教授、马翠兰副教授带领研究生团队,联合数字经济学院时卫平老师,深入鹤前村开展荔枝产业技术交流指导。专家团队与蓬莱镇副镇长李琼月、鹤前村书记刘义发及当地种植户代表齐聚一堂,通过“田间会诊+座谈研讨”模式,为“状元红”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开方。

政企校协同发力 共商产业振兴计

上午11时,蓬莱镇政府会议室里气氛热烈。邱栋梁教授团队与镇村干部、种植大户围绕荔枝产业现状展开深入交流。“鹤前村‘状元红’荔枝种植历史超300年,但近年面临品种退化、采摘期集中等问题。”刘义发书记坦言。李琼月副镇长补充道:“希望通过高校技术支撑,推动‘小荔枝’成为富民强村的‘大产业’。”

针对痛点,邱栋梁教授提出“三化”发展思路:“一是种植标准化,推广矮化修剪技术;二是品种特色化,深挖‘状元红’历史文化价值;三是销售数字化,结合电商平台拓宽销路。”时卫平老师则建议搭建“荔枝产业大数据平台”,实现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溯源管理。 图为邱栋梁教授指导荔枝技术场景(王晶摄)

田间地头传经 破解种植技术难题

午后骄阳似火,专家团队一行来到刘灿铭的荔枝种植基地。作为村里的“新农人”,刘灿铭流转了50亩果园,却因管理技术不足,产量始终不理想。“邱教授您看,这棵树结果不少,但小核果比例低,卖不上价。”他指着一株30年树龄的荔枝树发愁。

马翠兰副教授蹲下身,拨开枝叶仔细观察:“这是典型的营养分配不均。荔枝大小核是品种特性,但通过花期调控和水肥管理可提高优果率。”她现场示范“短截修剪法”,“要保留健壮结果母枝,去除徒长枝,让养分集中供给果实。”

在百年“荔枝王”树下,邱栋梁教授强调采摘时机的重要性:“‘状元红’果皮薄、易腐烂,小暑后一周内必须完成采摘。建议采用‘分批采收法’,先摘树冠外围成熟果,留内膛果再生长3-5天,既能保证品质,又能延长供货期。”图为邱栋梁教授、马翠兰副教授一行人在荔枝种植地指导场景(王晶摄)

品种创新护航 守护百年“状元红”

座谈会上,“品种保护与创新”成为焦点。刘灿铭提出:“近年有人尝试嫁接无核荔枝,但担心影响‘状元红’原有风味。”邱栋梁教授表示:“外来品种嫁接需谨慎,建议先开展小范围试验,观察其与本地土壤、气候的适应性。同时要建立‘状元红’母本园,优选纯正单株进行扦插育苗,确保品种基因稳定。”

针对青年种植户提出的“新鲜苗木成活率低”问题,邱栋梁教授分享了“带土移植+生根剂处理”技术:“起苗时保留直径30厘米的土球,定植后浇灌萘乙酸溶液,成活率可提升至90%以上。”

图为荔枝产业座谈会现场(王晶摄)

此次技术交流让农户信心倍增,李琼月副镇长表示,下一步将推动建立“福建农林大学教学实践基地”,让更多“科技红利”惠及农户。

夕阳西下,荔枝园里的讨论仍在继续。邱栋梁教授望着满树红果感慨道:“一颗荔枝承载着乡愁,更寄托着乡村振兴的希望。我们要让‘状元红’不仅香飘云端,更甜透百姓心。”(通讯员:曾亦朵、卢晓茹、王韵迪)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利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资讯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