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出一年以来,作为压轴之作的“数字金融”乘着数智化浪潮不断提档加速。
今年5月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提出,未来5年,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明显,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基本建成,数字化服务广泛普及,对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助力。在政策指引下,伴随人工智能技术跨越式发展,金融机构纷纷加大资源倾斜力度,数字金融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艾瑞咨询和前瞻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截至2023年末,持牌金融机构累计金融科技投入规模达到3727.8亿元,预计这一规模至2027年时将达到5861.2亿元。
数字金融建设如火如荼。科技金融领域最高级别的金融科技发展奖(以下简称“金发奖”)也公布了2023年度获奖名单,为金融机构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的大趋势增加了具象化的注脚。
其中,平安产险的“数智化理赔新模式建设项目”“基于好车主APP的车险客户平台化经营建设项目”和“‘科技+农险+服务’平安科技农险建设项目”分别荣获“金发奖”一等奖、二等奖和微创新奖,连夺三项大奖。特别是“数智化理赔新模式建设项目”荣获金融科技发展奖一等奖且排名第一。这是平安产险继“财产险业务数字化转型工程”摘得一等奖后,再次获此殊荣。
从2020年率先启动以客户为中心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到如今一年斩获三个“金发奖”,平安产险持续深耕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步伐,始终走在财产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前列,见证并参与保险行业数智化的不凡进程。此次获奖既意味着平安产险在金融科技创新领域的实践成果得到认可,也是其扎实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的生动写照。
前沿新技术不断涌现,金融数字化进程加速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不断融合与创新,数智化转型和应用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竞相探索与实践的现实路径。在保险领域,从一辆车的快速定损到广袤的农田查勘,从线上智能投保到更多增值服务,数智化进程不断推进到金融业每一个环节,为传统金融业插上智慧的翅膀。
金融科技发展奖榜单如同我国金融科技创新的一个镜像,记录着数智化的巨变。“金发奖”自监管部门于1992年设立以来,至今已走过32年时光。因其评奖规格高、覆盖面广、竞争力强、甄选严格,“金发奖”被认为是展现我国金融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奖项,获奖项目也被认为是行业创新的风向标,对促进金融行业科技创新,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金发奖”在银行领域基础上,正式纳入包括保险、证券等多种金融业态的科技创新成果。得益于率先开启数字化转型,平安产险在保险行业纳入评选范围后,参加评选就接连获奖,已累计获奖5项,包括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微创新奖1项,获奖数量及奖项等级稳步增加。
平安产险的获奖就是金融行业数字化进程的一个缩影。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创新集中爆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涌现,成为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相比以往,“金发奖”获奖项目中人工智能、数字化、智能化等关键词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2023年度“金发奖”共收到621个项目参与申报,经过初评、复评,最终有257个项目脱颖而出,其中一等奖18项,二等奖93项,三等奖136项,专项奖(即微创新奖)10项,主要有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技术等多方面创新。
具体来看,平安产险获奖的“数智化理赔新模式建设项目”“基于好车主APP的车险客户平台化经营建设项目”和“‘科技+农险+服务’平安科技农险建设项目”三个项目就广泛应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平安产险近几年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中发表了约70篇论文,取得超3800项专利以及获得各类奖项。
在前沿科技支撑下,平安产险围绕AI、数据、机构、安全四方面,构建了高效、安全、智能的数字金融新基建,为渠道与营销、产品与服务、管理与经营三大领域全面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具体而言,在AI方面,依托平安集团强大的AI基础能力,平安产险升级建设了AskBob、智能图像、知识图谱、仿真预测四方面AI能力,构建起强大的AI生态,实现智能定损、单证智能识别、智能核保等。
数据方面,平安产险重点聚焦数据治理、隐私计算及数据应用,全方位加快数据要素流通,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与此同时,通过推动系统架构升级,平安产险实现了从传统集中式向分布式转型重大突破,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灵活进行扩展开发,高效响应业务变化。
数据和信息安全是数智化的前提,也是运营稳定的基础。平安产险构建了平安特色的网络和数据安全体系,并针对出单、理赔等关键业务链路开展重点保障,建设自动化巡检、数据双验等平台,实现全链路监控和故障智能预警。平安产险连续两年实现零重大信息安全事件发生,2024年相较2021年线上故障数下降78%。
探索“保险+科技+服务”新模式,赋能业务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数据和技术的创新应用,更重要的是赋能业务模式重构,实现业务高质量发展。
就平安产险而言,其聚焦客户体验、服务效率、风险减量目标,通过新技术与经营深度融合,推动数字化经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运营,优化客户体验,提高作业效率,实现风险减量,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次获奖的项目就是平安产险数字化赋能业务的生动样本。
“数智化理赔新模式建设项目”是本次“金发奖”18个一等奖中的第一名。理赔是保险用户体验要求最高的服务环节,强化科技对理赔的赋能是保险行业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平安产险打造了理赔数字员工等产品,帮助理赔人员自动化处理查勘、定损、支付等环节,目前平安产险非车业务的理赔也实现端到端自动化,从客户报价开始到最终赔款付给客户,中间无需任何人工介入,结案时效明显提升。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大灾理赔效率,“数智化理赔新模式项目”还打造了大灾智能调度平台,通过对大灾案件的热力预测和救灾资源的测算,进行仿真预演从而实现救灾人员、物资、车辆调度的优化。在2023年京津冀特大暴雨中,平安产险以平均10天结案率,大幅领先财险行业平均水平。
“基于好车主APP的车险客户平台化经营建设项目”获得“金发奖”二等奖。该项目基于线上一站式“保险+服务”平台——平安好车主,围绕车主的用车、养车等高频需求,运用AI技术来实现智能推荐和个性化服务,实现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的转变,打造了保险简单选、买、改、赔的极致体验。目前,好车主平台已入驻超26万商家,可提供洗车、年检代办、优惠加油等82种车服务,链接注册用户超2亿。项目推广以来,订单交易量突破212亿,服务复购率达到65%。
“‘科技+农险+服务’平安科技农险建设项目”入选的是“金发奖”今年首次设立的微创新奖。该项目开发了农险全流程智能化工具,在客户端,打造了农户服务专属APP,推出农险智能闪赔模式,实现农户从被动等待到自助作业的转变;在队伍端,创新牛脸识别、智能称重、作物生长监测等智能化工具,实现从反复下乡到远程作业的转变,有效推动农险高质量发展。
在“数智化”的进阶过程中,决定转型成效的并不只是技术先进性,还取决于技术是否真正解决需求。平安产险深入洞察客户需求,紧密结合业务场景,把科技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切实解决客户、运营等痛点,不断构建、丰富“保险+科技+服务”新模式,书写数字金融新篇章。
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
金融“五篇大文章”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相互促进。数字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的压轴之作,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基石,也是做好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养老金融四篇大文章的基础。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即要求金融机构服务数字经济发展,也要求金融机构加强自身数字化转型,培育金融新质生产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畅通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
平安产险依托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通过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金融服务业态相结合,不断探索丰富“保险+科技+服务”新模式,推动做实做细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养老金融大文章,服务,切实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
在科技金融方面,平安产险应用“物联网+AI+区块链”技术,打造安责险信息管理平台,为科技园区、科技企业的安全防控痛点提供科学预测预警。目前已在广东、江苏等制造业园区引入物联网等技术,打造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风险减量服务新模式。
在绿色金融方面,平安产险依托平安好车主平台,围绕新能源车主服务需求,升级充电、电池检测、贴膜等特色服务,提升新能源车主体验。同时,借助卫星遥感技术,创新推出森林碳汇指数保险,助力灾后林业碳汇资源救助和碳源清除、森林资源培育、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在普惠金融方面,平安产险依托鹰眼系统、爱农宝App等,为农户提供风险预警、作物长势监测、防灾救损等服务,同时助力提升农险作业管理质效,队伍作业效率提升超3倍,理赔时效从周缩短至天。
在养老金融方面,平安产险上线平安好车主App关怀版,解决老年人使用智能终端的困难;在平安好车主App、平安企业宝App陆续推出警惕养老骗局、警惕保险电信诈骗等专题,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提示风险,引导老年人正确使用金融服务,提高防骗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五篇大文章”已提出一周年,未来仍然是金融机构未来主要发展方向和重点服务领域。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更多金融机构积极拥抱前沿科技,推动金融数智化转型,以科技创新为笔全力书写金融“五篇大文章”。
(福建分公司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