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综合 >
打破欧美垄断,圣农首批获得农业部白羽肉鸡种源审查牌照 2021-12-02 17:59:28  来源:海峡消费网

近日,国家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公示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名单,圣农集团旗下的圣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新品种——圣泽901入选,获可正式对外销售种源鸡的审查牌照。这意味着来自国外的种源限制被打破,白羽肉鸡养殖企业可以正式购买中国人自主育种的祖代鸡。

据了解,国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畜禽遗传资源鉴定是在农业农村部发布《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指导下,扶持、鼓励畜禽企业建设比较完善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显著提升种畜禽生产性能和品质水平,自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突破性品种,确保畜禽核心种源自主可控。给予入选企业在育种体系的支持,持续提升企业精准选育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产业建设。此次圣泽901入选,足见圣农在育种领域的扎实发展,也是圣农集团全产业链发展战略的一份关键成绩单。

育种科技化,圣农成为农业全产业链范本

如何通过核心科技化,产业智能化,提升生产效能,缩减耗能和成本,直触消费者的商品需求,是农业转型工业化,永葆经济活力的根本思考题。

而圣农圣泽901凭借25项相关自主创新成果及不低于国外进口品种的4项关键性能指标上的突破,凸显三点意义:第一是国内实现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培育最适配的优质特色品种;第二,行业可以实现在兽药和疫苗的高科技探索;第三,企业可以实现在饲养上的高科优化。未来三年内,中国所有白羽鸡养殖企业都有可能使用上中国人自己研发的比国外指数更优、成本更可控的白羽肉鸡种源,中国的白羽肉鸡行业将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世界白羽肉鸡种源的供需格局也将随之改变。

洞察行业瓶颈,民族企业勇破技术壁垒

白羽鸡是全球第一大消费肉类,中国第二大消费肉类,中国一年的白羽鸡养殖量达60亿只左右,‍‍全世界超过200亿只,但全球97%以上的白羽鸡种源被少数欧美公司所垄断。从企业角度来看,雏鸡费用约占祖代肉种鸡养殖总成本的33%,种价格从20多年前的6美金/只涨到36美金/只,更致命的是行业产能完全受钳制,养殖源头命脉长期受制于人。近几年来,我国白羽肉鸡引种出现问题,种源端调节频繁、质量下降,肉鸡产业健康发展受到影响,育种工作亟待突破。

但与发达国家百年育种经验相比,我国要自主研发种鸡面临科技门槛高,投入占比大,回报不可预期以及种源被制裁会摧毁企业根本等难题。作为一家拥有“自繁·自养·自宰”全产业链的中国民族企业,圣农自发承担起“源头零突破”的责任。

2016年,圣农院士专家团成功组建,持续开展白羽肉鸡种源的研发及繁育工作。2019年自主研发培育、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第一个白羽肉鸡新品种在福建光泽诞生,圣农在西方种源公司制裁情况下,成功进入“行业核心禁区”,填补了中国白羽肉鸡行业“无自主种鸡”的空白。2020年8月,圣农的最后一批祖代种鸡淘汰,自主培育品种全面替代进口,致此实现祖代鸡全部自给有余。同年,投资4亿元建集团最大的祖代种鸡生产基地——资溪白羽肉鸡祖代种鸡场,致力于为国内外白羽肉鸡养殖企业提供性价比高的祖代种鸡。

敢为天下先,不仅需要勇于创新的睿智和洞察力,更需敢于拼搏的魄力和担当,而圣农的企业文化显然兼具了这两种品质。白羽肉鸡行业未来空间巨大,相信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圣农集团还会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关于圣农集团:

始创于1983年,38年深耕白羽肉鸡行业的圣农集团,其农业4.0模式,集自主育种、孵化、饲料加工、种肉鸡养殖、肉鸡加工、食品深加工、余料转化、产品销售、冷链物流于一体,作为目前中国白羽肉鸡行业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以独树一帜的“自育·自繁·自养·自宰·深加工”的闭环管理,构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在打造肉鸡饲养加工主业链的基础上,圣农围绕肉鸡饲养加工环节产生的废料,形成了“零废弃、零排放、零污染”的“一主两副”循环经济产业链,在中国肉鸡饲养加工企业中,第一个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线性物流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这种高度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化的科技运转模式为行业提供了参考模板。

圣农集团38年来无事故,环保节能,生产效率国际领先,归根于多年来的数字化智能化运营,全程科技化运营体系,覆盖完整的产业链条,从育种,养殖、宰杀到深加工,物流、饲料生产、鸡粪加工等方面构建了数字化生态系统,通过强大的中台实现信息化运用和管理,生产安全优质的产品,更好地满足供应商和消费者的需求。面对科技化推动经济,圣农集团还洞察产业的卡脖子问题,推动行业科技发展,是农业工业化的标杆和典范。

相关阅读: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