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演进的今天,我们穿在身上的衣物,早已不再只是柔软舒适的棉麻织物,也不再局限于功能稳定的化纤材料。从科技创新到运动时尚,一场由新材料引发的穿戴革命,正在悄然展开。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这样一块“从火山口走来”的材料——玄武岩纤维,它诞生于火山熔岩的高温淬炼,原本是用于航天器与防护结构的高性能材料,如今却成为安踏“六度芯科技”的核心功能成分。
在安踏集团积极推动新材料转化应用的背景下,安踏集团联合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院士团队率先完成了玄武岩纤维从“创新材料”到“运动装备”的关键技术转化。这块源自岩石的“功能面料”,正在从实验室走向运动场,从极端环境走进日常穿着,化身为守护身体温度的新一代智能防线。
从“石头”到“布”:一场历时四年的材料革命
玄武岩,一种常见的火山岩,坚硬而粗粝。通过高温熔融、拉丝等工艺,它能被制成性能优异的无机纤维,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航天器隔热、建筑加固等极端领域。
然而,将这种坚硬、光滑、脆性强且极难纺纱、染色的纤维“织”成柔软亲肤的面料,是横亘在科研人员面前的最大难题。经过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院士团队耗时四年的技术攻关,通过特殊的缠绕、包覆及柔化改性处理,最终实现了高芯丝占比下的稳定成纱,并且拥有良好的柔软性、亲肤性与可织造性。
“这不仅仅是把石头拉细,更关键的是让它能纺、能织、能穿。”研发团队介绍,他们通过核心纤维包覆技术,解决了其易断裂的难题;同时,将玄武岩研磨成微纳米粉体并添加进印花浆料,使其能均匀分布于织物表面,在保留布料原有柔软性的同时,赋予其卓越的锁热与耐磨性能。
为何是“石头”:构建抵御严寒的物理屏障
选择玄武岩,源于其天然的强悍属性。
与依赖材料“蓄热”的传统保暖方式不同,玄武岩纤维通过阻隔热量流失,构建起一层高效的“物理屏障”。实验数据显示,其热导率远低于常规涤纶与尼龙面料,这意味着在强风、低温环境下,它能大幅减缓人体热量散失。
此外,它还具备极佳的热稳定性(耐温可达700℃以上)以及对酸碱环境的强耐受性。这种“非金属导热+高耐磨”的特性组合,使其不仅能应对极寒,也极其耐用,天然适配复杂多变的运动场景。
从实验室到赛场:安踏“六度芯科技”落地生根
这项技术的突破,其意义在于构建了一条完整的“材料迁移路径”——从高性能纤维,到柔性可穿的面料,再到实际应用的鞋服产品。
安踏“六度芯科技”,正是这一路径的成果。它围绕玄武岩功能性材料,实现了“辐照升温、热能反射、蓄热保暖、均衡导热、无惧水洗、持久呵护”六大核心优势。

据悉,该技术已全面应用于十支中国冰雪国家队的专业训练与比赛装备,助力运动员备战2026年米兰冬奥会。同时,搭载该科技的安踏六度芯系列羽绒服也已面向大众市场发售,让前沿科技真正为日常保暖服务。
未来展望:更多“黑科技”等你见证
玄武岩纤维的成功应用只是一个开始。安踏集团于2024年牵头成立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联合体,并于2025年携手Plug and Play China璞跃中国成立行业首家产业创新加速器,正与更多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伙伴围绕极端环境材料、智能织物系统等前沿方向展开探索。据悉,该产业创新加速器将在2025年12月12日于上海举办颁奖盛典,届时将发布更多“黑科技”创新成果
“什么样的材料可以识别环境温度自动调节?什么样的鞋服能让人体在极热或极寒下依然舒适运动?”安踏集团表示,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永无止境,答案或许就藏在下一块等待被解锁的“石头”里。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利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资讯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