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资讯 >
从科技领跑到硬核保供,央媒眼中的国网福建电力 2025-10-20 21:35:55  来源:
央视“新闻联播”海采:说说“十四五”这五年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这五年,中国发展日新月异,百姓生活蒸蒸日上。海采:说说“十四五”这五年,我们继续听一听大家怎么说。
福建海上风电检测基地工作人员、国网福建电科院环材所副主任研究员夏晓健:“就海上风电行业来说,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发展非常快。才过了五年,我们从8兆瓦就做到了26兆瓦。这几年,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创新,我们人才储备也够,最关键我们还有全球最全的产业链。原来最早我们是属于跟跑,现在希望能够在更多的领域实现领跑。”
央视“朝闻天下”天南海北说变化 奋斗创造新生活
今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五年来,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民生改善的丰硕成果正实打实地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国庆海采:说说“十四五”这五年,一起去听一听大家怎么说。
国家级海洋风能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技术经理人、国网福建电力双创中心项目管理部经理项胤兴:“像我来说,我带了一个团队,我们这拨人其实叫作技术经理人。把一些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成产品,推向了市场。2022年,把我们技术经理人正式纳入到职业序列。大家有了方向,有了这个身份,有了职业认同感之后,我感觉大家干事的积极性高涨了很多。”
央视“今日环球”假期前7天热门景区充电需求大 高速公路充电量创新高
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自驾是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出行的主要方式。而新能源汽车约占日均总流量的20%,各地充电服务保障能力压力比较大。对此,很多地方都积极采取多种保障措施。在福建南平,国网南平供电公司在境内高速服务区增加应急充电桩,全力保障新能源车主出行需求。
新华社高空上的节日坚守
十月的福州依旧高温不退,叠加国庆、中秋“双节”旅游热潮,用电负荷持续攀升。有一群特殊工种的高空作业人员,还默默坚守岗位,全力守护着万家灯火。
在福州福清市,当地供电部门输电带电人员接到220千伏导线线夹发热缺陷通知,随即赶往现场,采用带电作业方式消除隐患,全力保障供电可靠。
国网福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带电一班班长林信恩:“打从我干这行起,就没怎么过过完整的节假日。节假日通常都是用电高峰,会突发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我们都要随时待命,做好最短时间出发的准备。”
国庆假期,福州供电部门严阵以待,安排超3800名电力保障人员坚守岗位,组建近200支电力应急救援队伍、近3000名抢修人员,配备超30辆应急发电车随时待命,筑起保电防线,守护群众美好假日。
新华社福建南平:绿色充电助游 武夷畅玩无忧
国庆中秋双节叠加,武夷山迎来旅游热潮,越来越多游客选择新能源汽车绿色出游。然而,景区充电一度是不少人旅途的顾虑。如今,在福建南平,武夷山当地通过打造完善的充电服务体系,为游客解决了充电难题,让游客在畅游武夷山水间,既能轻松补充电能,又能尽情享受假期美好时光。
截至目前,武夷山已建成覆盖全市的 23 个电动汽车充电站,游客随时都能便捷找到充电点。
同时,当地供电部门还投入使用低压柔性直流设备,智能调配供电负荷,使酒店、民宿、充电站的供电质量更有保障。
让游客在畅游武夷山水间,既能轻松补充电能,又能尽情享受假期美好时光。
新华社福建宁德:风光储融合应用 助力海上绿色养殖
眼下,正值大黄鱼捕捞前的最快速生长期。
在福建宁德白基湾深水网箱养殖基地,运载鱼饲料的纯电动渔辅船正穿梭在渔排间。得益于福建省首个渔排“风、光、储、充、用”微电网示范项目提供的电动船舶充电服务,这艘电动渔辅船的投用实现绿色高效运输。
该项目集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储能、数字能源管理系统等技术于一体适合多种多能互补场景应用。
宁德市三都澳海上渔排“风、光、储、充、用”微电网项目负责人陈思伟介绍:“我们的微电网整体利用率可达到85%,在储能系统的加持下,可以在全生命周期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5台垂直轴的发电机、1台水平轴风机和一套储能成套装置,通过打造微电网实现海上渔排不间断供电。海上渔排所有照明、空调、养料机等生产生活用电需求都可就地消纳清洁能源,还能通过储能设备储存富余电能。
宁德市蕉城区三都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陈垭铃:“三都澳海上渔排‘风、光、储、充、用’微电网的应用,不仅便利了我们三都澳海上养殖区渔民们的生产生活,实现了安全稳定用电,还促进了海上绿色养殖产业的发展。
相关阅读: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