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市场监督 >
万亿石化产业崛起背后的市监力量 2025-06-26 17:19:01  来源:海峡消费网

 

在湄洲湾青兰山码头,一艘300米长、10层楼高的巨无霸原油轮正静静靠泊。两条白色管道24小时不间断地将原油输送至岸上三个15万立方米的油罐,最终流入福建联合石化厂区的常减压装置。这幅繁忙的石化产业图景背后,是福建从“不产一滴油”到跻身中国东南沿海石化重镇的跨越式发展。

如今,福建石化产值已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全省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在这辉煌成就的背后,省市场监管局和省特检院以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为核心,精准施策、创新服务,为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防线。

 

精准护航世界级石化项目

2025年5月16日,古雷石化基地上演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工程壮举——“全球最大塔器”EO/EG洗涤塔成功吊装。这台设备自重超2560吨、长度达109米,“穿衣戴帽”后的吊装总重量更是达到3250吨,在重量和高度上均创下全球同类装置之最。令人惊叹的是,借助5000吨级龙门液压提升机和2000吨级溜尾吊机的协同作业,这一超级工程仅用25天就完成了吊装,刷新了全国同类塔器45天的施工纪录。

据了解,总投资448亿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是福建省一次性投资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深度对接的重要实践。为精准护航这一世界级项目,早在去年初项目主体工程动工之际,省特检院就驻点设立检验服务保障中心,提出“353”保障机制。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省市场监管局、省特检院等多级部门多次组织召开特种设备安装质量监督检验推进专题会,百余名参建方代表共同研究质量管控举措。市场监管部门在现场增设“特种设备技术服务点”,提供法规咨询、监检指导等“一站式”服务。省特检院组建检验工作专班,现场驻点办公,承诺“随叫随到、随报随检”。同时,推行“统一制度、规范、流程”等六项标准化监检机制,建立动态进度管控平台,实现了施工与监检的高效协同。

这种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不仅确保了超级塔器的精准吊装,更为整个项目的早日投产争取了宝贵时间。中沙古雷乙烯项目的顺利推进,正是福建市场监管部门服务重大项目、推动石化产业升级的生动写照。

 

特检“百人团”会战泉港

在泉港石化工业园区,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024年的大修检验工作刚刚落下帷幕。这场全国大型炼化企业首次进行的全装置6年周期大检修,涉及70套生产装置、6500余个检修项目,投入检修人数达1.4万余人,人工总工时约580万小时。对于省特检院来说,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运行周期最长、检验设备最多且情况最为复杂的法定检验项目。

为打赢这场“百人团”大战,省特检院提前5个月投入68人进行前期准备,在停工大修阶段更是增派至175人参与检验。在近两个月的攻坚中,检验团队完成了1817台压力容器、12339条共计726千米压力管道的定期检验,发出检验联络单218份,全面消除安全隐患,解决多项技术难题。

“检验人员用行动证明了福建特检的速度、精度和强度。”福建联合石化相关负责人的称赞,是对检验工作的最高肯定。在检验过程中,省特检院严格执行安全规定,遵循质量手册和标准规范,确保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院领导更是驻守现场统筹协调。这种专业、严谨的工作态度,为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泉港石化工业园区是福建打造万亿级石化支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常年驻守着一群特检人。他们肩负“让特种设备特别安全”的使命,对园区内数以万计的特种设备“体检问诊”、排查隐患,以“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的“四特”精神,为万亿级产业保驾护航。2024年,福建联合石化、万华化学、天辰耀隆等多家大型化工企业相继开展停产大检修,省市场监管局组织检验机构提前介入,确保每一项检验工作合规、每一项隐患整改到位。

 

数字时代的特检新思维

面对化工企业安全阀底数不清、校验不及时、校验市场混乱等安全问题,省市场监管局在国内率先研发并运行“安全阀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这一创新举措通过对安全阀赋码,固化原始信息,采用“一阀一码、一校一档、全程追溯”的方式,实现了安全阀“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究”的全链条智慧监管。

截至目前,该系统已赋码安全阀信息近11万个,发出超期未检警报3866个、到检预警1344个,有效助力监管机构发现超期未校安全阀,消除安全风险。数字化监管手段的应用,大大提升了监管效能,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技术创新,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还建立了涵盖安全责任分解、点上工作落实、能力提升、检查督查、整改问责“五个全覆盖”工作机制,全面压实属地管理、部门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针对石化企业在试生产、检维修等关键环节的安全风险,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靶向式”监管。

每年开展化工企业“专家问诊式”检查,采取省、市、县三级联动方式,有效解决了基层监管技术力量不足的难题。福建万华化学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万华福建基地的焊接合格率在整个集团最高,后期返修率很低,得益于省市场监管局的指导和服务。”

此外,省市场监管局还积极拓展服务范围,加强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协作,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等专家为福建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指导。在严格执法方面,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五个全覆盖”机制和“三书一函”制度,2024年共出动监督检查1228人次,检查化工企业409家,牢牢守住了安全底线。

迈向智慧监管新未来

从湄洲湾畔的巨轮靠泊到古雷半岛的超级塔器吊装,从泉港园区的特检会战到数字赋能的智慧监管,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始终坚持“安全第一,服务发展”的理念,以特种设备安全为抓手,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省有化工企业542家,在用压力容器33044台、压力管道8830千米,全部办理使用登记、全部落实法定检验、全部纳入动态监管平台。三个“全部”的背后,是市场监管部门的精准施策和特检人员的辛勤付出。

随着中沙古雷乙烯等重大项目的推进和“两基地一专区”产业布局的完善,福建石化产业正朝着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我省市场监管部门将紧盯产业发展需求,继续创新监管方式,加强服务指导,发挥特种机器人及信息化的技术优势,加快智慧园区建设,实现“智慧监管”“智慧检验”。

从“不产一滴油”到石化重镇的跨越,我们见证了福建产业发展的奇迹。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全方位保障,则为这一奇迹的持续上演筑牢了坚实根基。 (记者 王莉兰)

相关阅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