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瓯市充分利用“绿色水美生态”和“农业资源丰富”两大优势,先后打造出“建瓯锥栗”“东峰矮脚乌龙”“建泽泻”“建瓯笋干”等一批叫得响、用得好、走得出的地理标志商标,使地理标志商标工作与扶贫攻坚有机融合,较好地推动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健全协调机制
建瓯成立了以政府领导为组长、市场监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地标发展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建瓯市市场监管局按照“调研一个、培育一个、成熟一个、申报一个、成功一个”的原则,对特色农产品资源调查分析,制定了地理标志商标培育、注册梯次结构的五年规划。并提请政府出台奖励办法,对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申报机构奖励5万元。
提升品牌质量
该局联合建瓯市林业局、农业局,选派科技人员进驻村入户,以条件适宜的贫困村为重点,大力推广锥栗丰产培育技术,举办各类培训58场;常态化组织首席质量官、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落实企业质量信用报告制度并在网上公开,推进企业建立诚信自律机制。
先后制定“建瓯锥栗”“东峰矮脚乌龙”“建瓯笋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使用和管理办法,创建锥栗丰产栽培国家林业标准化示范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锥栗之乡,成功引导授权企业实施标准化、无公害化管理,成龙茶厂荣获正山武夷杯名优茶大赛闽北乌龙“举人”、龙兴茶叶企业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
该局还加大开展防御性商标注册的工作力度,“建瓯锥栗”(31类,锥栗鲜果)注册成功后,追加注册“建瓯锥栗”(29类,加工过锥栗),扩大现有商标品牌的保护范围;开展地标产品专项执法15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仿冒侵权等违法违规行为,让贫困村农户敢于投入。
创新推动方式
2017年,建瓯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召开座谈会、讲座、送法上门、普法宣传进村入户等方式,多层面、多角度宣传地理标志商标有关知识,推广“企业+地理标志商标+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带动贫困人群增收致富。同时,围绕精品农业示范基地,对贫困村在商标注册、品牌培育上实施一对一的精准指导,重点扶持锥栗、良麟葡萄、小松翠松、慈口雷竹等农业基地发展壮大,发动农民拔掉穷根,带动15000多名贫困农民脱贫。
目前,建瓯市锥栗种植面积达42万亩,年产量达3800万公斤,产品远销日本、新加坡。其中3000多名“建瓯锥栗”地理标志商标产品从业贫困农户实现人均年收入2670元。(陈茜)


- 1 光泽: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
- 2 双十一动态福清
- 3 双十一动态龙岩
- 4 双十一动态南靖
- 5 福建人最爱:手机和大米
- 6 定金不退订金退,消费者“双11”遇陷阱
- 7 邵武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
- 8 漳平连查三起非法添加硼砂案
- 9 “无人值守商店”团体标准发布
- 10 马尾排查产品质量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