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城市生活 >
妇好家的“小萌宠” 2018-03-30 09:36:47  来源:海峡消费报

王后、母亲、女将、祭司、领主……妇好,在中国历史上,是个“空前绝后”的存在。

根据甲骨文记载,她是商朝第23代君王武丁的一位妻子,我国有历史记录的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她战功赫赫,多次率兵出征,领导了中国战争史上记载最早的伏击战,深得臣民敬仰。

妇好还主持各种祭祀、占卜活动。安阳殷墟出土的1万余片甲骨中,提及她的就有200多次。

武丁对妇好宠爱有加,不仅授予她独立封邑,还经常向鬼神祈祷以保佑她健康长寿。她死后,武丁破格把她的墓葬建在宫殿宗庙区里(妇好墓得以完整保存的原因之一),随葬丰厚的陪葬品,甚至多次操持冥婚,将她许配给去世已久的多位贤王,祈求祖先在阴世保护他的爱妻。

1976年,保存完整的“妇好”墓被发现,这是上个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目前为止惟一一座能与甲骨文相印证而有明确年代与墓主身份的商王室墓葬,是中国古史编年研究无可替代的资料。

“妇好”墓共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文物1928件,多数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其中的象牙杯、鸮尊、大铜钺、偶方彝等皆是国宝级文物。

玉跽坐人形佩

妇好墓出土随葬玉器755件,玉人是其中最为珍贵的部分。

这件青玉圆雕玉人,身穿交领长袍,猴面宽额,“臣”字眼,蒜头鼻,小口,头顶留短发一周,双手扶膝跽坐,表情肃穆。颈下与后脑有一小孔相通,身下两腿之间也有一孔,用于佩带或镶嵌。

妇好墓出土的玉器,除祭祀、仪仗用器外,主要是供玩赏的小型动物玉雕和装饰品,多为和田玉,也有少许岫岩玉和独山玉。作为商代玉器代表,显示了当时对玉料的选择、开料和琢磨技术已具相当水平。

鼎是青铜器中使用时间最长、数量最多、地位最重要的器型之一,是商周时期贵族进行宴飨、祭祀等礼制活动的最重要的礼器,是“别上下,明尊卑”的标志,象征着统治权力和等级身份。

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器型雄浑厚重,纹饰多重复杂,器外壁上运用扉棱的装饰巧妙掩盖了范线的痕迹。这件方鼎是妇好墓随葬的31件铜鼎之一,反映当时高超的制作水平。

方鼎由耳、腹、扁足三部分组成,均采用“三层花”的装饰手法:云雷纹为地纹烘托主题,粗线勾勒出主题框架纹饰,阴线刻画出主题纹饰的细部。

方鼎两耳外壁饰阴线,各有一对夔龙纹,夔龙头向上。鼎四面均饰兽面纹,腹外壁四隅及四面中部各铸扉棱一条,以扉棱为鼻梁,两边饰有夸张的大卷角,此角型与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羊角相似,是典型的羊角类兽面纹。四条扁长实心足,两面均饰夔龙纹,制作者运用浮雕和圆雕的装饰手法,将夔龙的形态刻画得非常传神。

出土于妇好墓中的酒器,商代典型的“仿生器”造型,整体雄浑,构思奇巧,厚重之中不失华美,充满庄严气息。

觥腹部呈椭圆形,随着向颈部的延伸逐渐变窄,巧妙构成“流”,倒酒时,给人一种酒液从牛嘴里自然流淌的错觉。上面装配牛首形器盖,牛角向上自然弯曲,鲜活生动。周身布满盘绕回旋的变形龙蛇纹、鸟纹等,细腻精致。尾部是一只卷曲的兽头,恰好构成觥的鋬(把手)。

觥的前足,呈兽蹄形,后面两足呈鸟爪形,似牛非牛、似鸟非鸟,更增添了几分瑰伟奇丽的美。

觥内壁有“司母辛”三字铭文。“司”即祭祀,“母”即母亲,“辛”是妇好死后的庙号。铭文显示,这件铜觥是妇好的儿女们为了祭奠她而专门铸造的一件祭祀礼器。

最古老的蒸锅——“好”汽柱铜甑形器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妇好墓出土文物中,有一口“锅”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好奇。

它的腹内壁上有“好”字铭文。外观很像一个敞口深腹的大锅,腹部两侧有一对把手。最特别的是,锅底内中央有根中空透底的圆柱,柱头做成立体的花瓣形状,四片花瓣中间包裹一个突起的花蕾,花蕾表面有四个柳叶形的汽孔。

在沿口外壁,铸有两组纹饰,上部是夔龙纹,下部是一周垂三角形的变体蝉纹,两组之间以一周较细的凸弦纹分隔。

据介绍,从出土之日起,公众和学术界就对这件器物给予极大关注,对其功能与原理作出各种推测。经过长期讨论,普遍认为它很可能是一件汽蒸铜锅,而且是迄今发现最早也是唯一的一件3000年前的商代汽锅。

相关阅读:
热点文章